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卓禹归来 (第1/2页)
卓禹归来
楚曦和雷厉风行,当即铺开宣纸提笔列单。朱砂笔尖划过纸面,将各方资源分门别类排布得铁画银钩:楚德任职的礼部主事官职被朱笔圈红,侧批"三节两寿,冰炭常例"。下方密密麻麻罗列着六部给事中、太常寺丞等实权小官的嗜好——王御史好收集古墨,李郎中独爱波斯琉璃,连光禄寺掌醢署的末流小吏嗜吃哪家蜜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聂如霜的甜馨斋账本被拆解重组,各府女眷的贴身丫鬟名字旁缀着"嗜甜""好香""贪利"等小字。其中五城兵马司西城副指挥使夫人的陪嫁丫鬟名下标着双红线——此女每月初八必来采买玫瑰酥。 卓禹留下的塞外商道图与太子妃赏赐的宫花并列而放,批注"当年左州一战镇国府覆灭消息换东宫消息"。另有一页记着近日帮兵部车驾司主事表亲解决商队关税的细节,墨迹未干处写着"可索弩箭改制文书"。 楚曦和指尖掠过名单,忽然在"光禄寺典簿"处停住。这位掌管祭品采买的小官昨日刚因贡品霉变被申饬,她轻笑一声,蘸墨添上"雪中送炭"四字。窗外更鼓响过三声,珠儿来添第二回灯油时,见她正将某位六品官嫡女所求的"教坊司除籍"文书,"明日先送典簿家两坛波斯大食盐。"她吹干墨迹,袖中滑出半块雕着西域纹路的银牌——那是上月帮鸿胪寺译官解决胡商纠纷时所得。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职官志》上,正好笼住"考功清吏司"几个朱批小字。 暮春的风裹着柳絮飘进窗棂时,楚曦和正倚在湘妃榻上核对名帖。汴京的关系网就像她手中的金丝线,一针一线都要细细织就。 "小姐!"珠儿提着裙摆闯进来,鬓边的蝴蝶钗都歪了,"卓公子的尺牍到了!"她举着青竹筒的手都在发颤,活像捧着个刚出炉的烤芋头。 楚曦和"啪"地合上烫金名册,团扇在珠儿额前划出半道圆弧:"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可接过竹筒的指尖却泄露了一丝轻颤。 信笺带着松墨香展开,卓禹的字迹依旧如他本人般清峻。他说大邱的雪化尽了,说新配的药方让嗓子不再灼痛,说归期就定在谷雨前后。楚曦和忽然觉得这些天周旋于各府之间的疲惫都化作了檐角融化的冰凌,滴滴答答落进心里最柔软的角落。 卓禹自大邱归来那日,汴京的日头正好。 城门下尘土飞扬,他的马蹄声惊起一群麻雀。楚曦和站在人群前头,一袭淡粉衫子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卓禹勒住缰绳时,瞧见她袖口露出的腕骨比三个月前更分明了些。 "楚姑娘,我回来了。" 药囊里的珍稀药材散发着苦涩的清香,那是他险些折在大邱才换来的。楚曦和轻轻"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珠儿踮着脚给自家小姐打伞,眼睛却不住地往两人脸上瞟——一个耳尖泛红,一个连脖颈都染了霞色,卓禹的披风还带着塞外的沙尘。 二人回到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